桃花镇 - 基本概况

桃花镇已成为南昌市发展的重点和焦点,特别是桃花板块整体规划的出台和整体开发的启动,将推动桃花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向前发展。未来几年内,桃花将发展成为容纳30万人口的新城区。
桃花镇 - 地理位置

桃花镇 - 历史沿革
桃花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桃花镇古称白云山,又名桃花山,因先秦隐士安期生在岛上采药炼丹,“醉墨洒山石,遂成桃花纹”而得名。
桃花镇 - 气候条件

桃花镇 - 区位交通
桃花镇目前的交通以水路为主,从沈家门至桃花镇快艇20分钟即可到达,客轮30分钟到达,至普陀山快艇30分钟到达,至宁波郭巨的车客渡50分钟到达,目前还开通了至普陀山机场的直升机包机航线。“十一五”规划中将引资建造跨海大桥,届时将连通桃花镇朱家尖沈家门大陆的交通线。
桃花镇 - 土特名产

古时候,桃花镇叫白云山,安期峰称冒烟顶,因山顶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先秦居士安期生为避战乱,漂流到当时还荒无人烟的桃花镇上隐居、修道、炼丹。后来岛上人多畜杂,打扰了安期生宁静的生活,就决定离开此岛另觅宝地。正当他依依不舍、准备给桃花镇留下墨宝时,忽听船老大一声大喊:“先生,快上船吧!再不开船,潮水要错过了。”安期生心一慌,将一砚墨泼洒在岩石上,墨汁渗入石缝,形成一朵朵桃花纹,长年累月日晒雨淋永不褪色。从此这石叫桃花石,山名桃花山,岛称桃花镇。
时来运转,桃花镇成了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特别是当代武侠大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 ,给美丽的桃花镇蒙上了神秘面纱,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桃花镇上旖旎的山海风光,使游人留恋忘返,游客唯一遗憾的是树上的桃花太少了。
为了营造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色,近年来,桃花风景旅游管委会发动群众在景区、公路两旁、小山坡、居民房前屋后等地广植桃树,尤其是从今年开始,将用三年时间,引进全世界所有桃树品种,栽种桃树10万株,建造桃花品种园工程。品种分类有花桃、果桃;花色分类有大红色、粉红色、白色,还有红、白相间的彩色花等;果桃又有水蜜桃、湖景蜜露等等。

普陀水仙是中国三大水仙名品之一,系水仙花的姣姣者,又美称为“观音水仙”、“凌波仙子”,是舟山市市花,历来被视作花中“神仙”。
被誉为“海岛植物园”的桃花镇山上植被资源丰富,花草林木种类繁多,土壤肥沃,野生水仙就是其中的一种名贵花卉。普陀水仙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对这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已有几百年了,但广泛的开发利用还从1979年开始的。当时,舟山地区林科所对普陀水仙进行广泛的调查,确定了普陀水仙人工栽培的科研项目,委托林科技术员张成标和客浦大队的种植户汪成林具体实施这一科研项目,1981年经有关院校、园林部门进行的鉴定和命名,肯定了普陀水仙的研究成果。普陀水仙从磷片球、钻子球、种子球到商品球,至少要花三年时间的培育,土质、水分、施肥、气候等到技术要求都非常严格,而且一定要水、旱轮作。据科学考证,桃花镇上的土壤正好适合普陀水仙种植,因此,桃花镇成为普陀水仙的发源地、科研基地和重要种植基地。
普陀水仙特点明显,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普陀水仙花色淡雅,绿叶挺拔,花期较长,香气浓郁,便于造型,养护方便,不但可以水养,而且还能土栽和盆栽。花的品种有:单瓣水仙,也叫金盏玉台;重瓣水仙,美称玉玲珑;彩色水仙,这是一种水仙花中的极品,目前市场上还采购不到。
普陀水仙的水养盆景以雕刻为好,经雕刻造型后,株势较矮,花叶卷曲,千姿百态,新奇逗人,集美、秀、意、香于一体,根、茎、叶、花均有观赏价值。普陀水仙的根洁净无瑕,似瀑布,像象牙;茎叶挺拔翠绿,若丛林,如翡翠;花洁白晕黄,赛玲珑,胜浮云。水养的普陀水仙婷婷玉立,清香四溢,倍受花卉爱好者的青睐。
冬暮春初,清秀俊逸的普陀水仙竞相绽放,犹如一群仙女在一泓清水之上凌波漫舞,吐汇出阵阵幽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芬芳怡人,深得人们喜爱。

桃花镇中部、南部、东部和西南崇山峻岭连绵,植被茂密,花草树木葳蕤,自然产有许多名贵树木和花草,尤以野生水仙和兰花为最,正有待能赏识、鉴别芳草,喜欢花木的人去开发。
桃花镇上生长的的兰花属中国东方兰,据《中国兰全集》载,兰花是个大家庭,分荷瓣、梅瓣、水仙瓣和桃瓣四类,每类又有许多不同品种。在众多的兰花品种里,以素色的为上乘,如清一色的白,,或淡绿,或翠绿;从外型看,花朵起兜,花瓣呈圆型,是最为罕见的名种。桃花山上丘壑间还生长有一茎多花的蕙兰,此兰花茎细长,叶脉明显,叶色呈绿黄,色光很好,看上去非常美丽。还有春兰、建兰等等。据说绍兴兰亭每年展出一次兰花,有许多品种都有是从桃花镇采去的。兰花喜欢在土壤和气候适宜的山林丘壑间自然生长,正是“终究天地间的力量大,空谷幽兰能自长。”
养兰的功夫大有讲究,如果把崇山峻岭中自然生长的名贵兰花采挖来家养,则又不一样,寒来暑往,要保温、洒水,每年需要换盆、洗根。每年在2月15日百花生日以后和秋分时节,要为兰花洗根。洗根的方法是:把盆中兰花连根拔起,用清水洗得兰花根发白,仔细地剪去腐烂的根,灭掉兰虱,稍晾干后移栽盆中。
种兰费劲,而乐也从兰来。如今,人们栽种兰花更以欣赏其高贵气质为乐事。游客来到美丽的桃花镇旅游,如能得到有关管理部门的允许,不妨在山峦溪谷间寻觅几棵以助游兴,或者向当地花农采购几株带回家自养怡情,或馈赠亲友以置留念。

有机茶不同于普通茶,它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高品位的保健饮品。有关专家给其下了个定义: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藏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有机茶最早在斯里兰卡开始生产,随后在印度、日本、肯尼亚及中国相继出现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
桃花镇山高谷深,地理条件独特,森林覆盖面广,气候温湿,空气清晰,常年云雾缭绕,自然条件十分适合于茶树生长,是普陀佛茶的盛产地之一。茶树多长在向阳山坡,受风、雨、雾的沐浴,所产茶叶不仅叶厚瓣嫩,清香可口,而且能提神解乏。加上钱全岛无一冒烟工业,是开发有机农业的理想地点。
为有规模地开发桃花名茶,1999年10月,舟山大立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在“海上仙山”桃花镇上租赁茶园800亩,并与客浦、茅山等村签订了30年的茶地合同,建立全省首家有机茶生产基地,在海岛率先开发有机茶生产,并遵循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的规章,按照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有机茶,目前“神珠牌”为商标的主要产品有:龙井茶、佛茶、珠茶、煎茶、天目蜻蜓等,产品全部销往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外市场。
桃花镇有机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茶地、厂房、生产设备、仓库、储运和销售方式均获得了世界最著名的认证机构——德国BCS有机保证公司严格认证,并每年复查认证,建立一年一证制度,保证了成品茶的顺利出口;二是产品销路畅通,市场前景广阔,多样化的产品深受境外客商青睐,特别是在欧洲有一定的知名度,现已及为欧洲客商有机茶的定点产地;三是加工设备先进,加工能力大;四是环保符合要求,茶园采用有机生态管理方式,全部用人工劳作,养鸡放鸟(主要是画眉鸟)吃茶园里的害虫,组织农户上山养猪,猪吃草,猪粪肥茶地,形成一个生态平衡链。
桃花镇舟山大立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有机茶投产后,曾邀请有关部门的林业专家、茶叶界著名人士、德国客商,对该公司生产的有机茶进行了品茗谈经,专家们一致认为,桃花镇研制出来的有机茶属纯天然、无污染、高品位的绿色饮品,具有茶条型卷曲、白毫显露、色绿带翠、清香馥郁、滋味甘醇等特点。桃花有机茶如果用含有硒及微量元素的桃花潭泉水冲泡,不仅颜色碧绿、清香馥郁更甚、入口香沁心脾,而且对人体具有特殊的药疗营养功能,有助旅客解乏、提神和醒脑。
桃花镇 - 投资环境

面积: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其中耕地、水塘面积约25000亩。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6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时数1895小时,平均降雨量1522毫米,全年无霜期平均290天。
人口:2007年未,全镇常住人口32000人,流动人口约15万人。

供电:用电来自华中电网,电力充足,辖区内有一座变电站和一所供电所,全镇日供电1万KW。
交通:距南昌火车站仅2公里,距通航能力1000吨级的南昌港仅2.5公里,距现代化的昌北机场约10公里,仅10分钟车程。辖区内省级道路纵横交错,直接与320、105、316国道及昌九高速公路相连。
通信: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27部,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国际互联网等现代通信网络已形成。
桃花镇 - 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桃花镇的一门新兴产业、朝阳产业,2006年旅游人次达到60.4万人次,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1.8亿元,占全镇社会总产值的24.6%。桃花镇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将旅游业确定为桃花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坚持把海洋旅游业作为渔、农、工等传统产业发展的中心,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思路,以“精品化、标准化、国际化”为抓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切实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武侠岛、爱情岛、休闲岛”的旅游品牌,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努力提高对外知名度。
工业经济
工业企业是桃花镇目前经济的主体,主要有船舶修造业、水产品加工业、海运业等,2006年工业总产值2.83亿元,占全镇社会生产总值的38.7%。今后工业发展的目标是合理利用港口、岸线、渔业水产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运业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旅游商品企业、农产品加工等生态工业和环保型轻工业。

渔业以打造一支现代渔业船队为目标,进一步调整结构,转变作业方式,大力发展围网、单拖、溜网等作业。全镇共有4个渔业村,捕捞渔船288艘,总马力47675马力,总吨位24573吨,渔业生产人数1921人;其中60马力以上渔船207艘,灯围8艘、溜网31艘、单拖126艘、帆涨网14艘、拖虾2艘、辅助船26艘。2006年渔业总产值2.36亿元,占全镇社会总产值的32.3%。
农业经济
全镇共有8个农业村,特色农产品有普陀水仙、有机茶、桃子、柑橘等,并成立了水仙花、柑橘等专业合作社。2006年农业总产值0.32亿元。今后要要着重抓好桃花、水仙花、兰花、有机茶“三花一叶”工程,重视柑橘品种改良,着力发展特色旅游观光农业